目前分類:眩暈症 (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50206-2  【中時健康 王天磊/台北報導】2015.02.06

 

  年關將近,業績壓力大,上班族熬夜加班大增,當誘發「暴聾」。在金融公司擔任顧問的張經理,近來一連熬夜加班三天,沒想到隔天早上起床後,突然感覺耳鳴眩暈,右耳幾乎聽不到聲音,緊急就醫檢查,才得知自己罹患了「暴聾」。

  「暴聾就是突發性耳聾」台北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感覺神經性耳聾,病人常於幾小時內突然原因不明喪失聽力,這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大多數都是生活壓力過大,情緒過於激動,長期睡眠不足或飲食不當所導致。

  突發性耳聾主要症狀為突發性聽力下降,及突然發現一側耳朵聽不見,有時伴耳鳴、眩暈,許多人以為聽力減退,聽力喪失是老年人才有的毛病,如今突發性耳聾這種疾病主要侵襲對象,正是那些平日生活壓力過大,生活節奏過快的青壯年。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128-2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15.01.28

  國內資深歌手江蕙日前宣布2015「祝福」巡演落幕後將正式封麥,據傳眩暈症纏身正是促使江蕙告別歌壇的原因之一。媒體報導,江蕙長年飽受眩暈症所苦,每逢壓力大,天氣冷,眩暈症就可能發作,苦不堪言。

  江蕙曾表示,眩暈發作時,光是低頭就會暈,必須直視一個點或躺下來才能緩解,嚴重時會一直吐,躺在床上無法動。曾因嚴重眩暈爬出房間求救,幾度擔心自己躺在床上再也起不來,所以後來在床邊安裝緊急按鈕保命。

  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對一般人來說並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暈車、暈船或是玩遊樂設施、轉圈遊戲,就會導致整個人站不穩、噁心想吐的不舒服感受,而眩暈症三不五時就會發生這樣天眩地轉、噁心想吐的感受,所以常引起患者心理恐慌無助。

  「梅尼爾氏症」是引發眩暈的常見病因之一,是內耳「內淋巴水腫」所引起,主要成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內耳微血管病變、自體免疫出問題,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病毒或細菌入侵內耳道等,內淋巴迴流受阻不易排出及吸收,導致內耳迷路的淋巴液腫脹壓力。由於發病原理,與青光眼因眼球內的房水壓力增加相似,因此梅尼爾氏症也被稱為「內耳青光眼症」,而同時併發耳鳴及重聽的二大症狀,若無治療則易復發且聽力會逐漸喪失而長久性重聽。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113-2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15.01.13

 

  聽力減退,走路感覺天旋地轉,可能是罹患聽神經瘤癥兆。媒體報導一名31歲男子,左耳突發然聽不清楚,且行走喪失平衡感,經聽力檢查,發現左耳單一頻率聽力損失,進一步檢查聽性腦幹反射,顯示左耳聽神經反應異常,最後透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終於確診罹患左側聽神經瘤。

 

  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聽神經瘤為易發生於聽神經鞘細胞,多為單側,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好發年齡為三十至六十歲,症狀為聽力減退、耳鳴、耳悶等,常合併頭痛、眩暈、步態不穩等現象。雖腫瘤為良性,但變大將壓迫腦神經,引起顏面麻木,一旦壓迫腦幹,將危及生命。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126-2  中時健康 楊格非 / 台北報導2014.11.26

 

  練瑜伽可以雕塑身材,尤其是標榜能夠減肥的熱瑜伽,受到瑪丹娜、葛妮絲派特洛等多位知名好萊塢明星的青睞,蔚為風潮。醫師提醒,民眾從事瑜伽運動時若明顯感覺頭暈,可能是姿勢造成耳石脫落,只要就醫,接受耳石復位術,便能不藥而癒。

  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瑜伽運動強調簡單易學,能減肥又能塑身,在國內日益盛行。但近來門診發現,有不少民眾上了幾堂瑜伽課後開始頭暈目眩,休息幾天仍不見好轉。經詳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問題出病人進行某些瑜伽動作時,造成內耳耳石脫落,掉進半規管,才造成眩暈。所幸只要接受耳石復位術,就能順利緩解。

  耳石脫落稱為「耳石症」,又稱為「良性姿態性偶發性眩暈」。在眩暈患者中,耳石症佔2成左右。耳石的成分是碳酸鈣結晶,與人體平衡功能有關。一旦耳石脫落,掉進半規管,可能轉頭就眩暈,有些病人發病時甚至暈到嘔吐,連站都站不穩,行走都成問題。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029-2  【中時健康 陳敏/台北報導】2014.10.29

 

  最近民眾早上出門上班,一定明顯感受到天氣開始變涼,愈來愈有秋意正濃的FU。由於早晚的溫差變大,使得前來耳鼻喉科求診的民眾有顯著的增加,其中有不少患者是因為眩暈的問題來尋求診治。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提醒,民眾應注意氣溫變化,以防血管收縮內耳末梢循環造成不良的影響。

 

  李宏信醫師門診時發現,大多數前來就診的眩暈患者只要稍稍一動,就會覺得天旋地轉,噁心、想吐。許多患者在發病時,誤以為自己出現了中風的前兆,甚至懷疑自己腦部發生了問題。其實是因為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其中常見的包括梅尼爾氏症及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3.11.19
眩暈困擾婦人 竟是耳石症惹禍 
  北市63歲的張媽媽原是快樂的退休族,自從上個月意外跌倒,撞到頭部後,晚上一躺下來睡覺時,突然感覺天旋地轉,雖然只持續幾秒鐘就消失了,但是還是會噁心想吐,讓她困擾不已。經友人介紹,張媽媽到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確診罹患了「耳石症」,所幸治療不需要特別手術,只要透過耳石復位術,就能擺脫眩暈的困擾。

  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耳石症」又稱為「良性姿態性偶發性眩暈」,或「良性陣發性頭位性眩暈」,耳石症患者在眩暈患者中約佔2成左右,不少患者都是在早上起床或晚上躺下睡覺時,因身體姿勢明顯改變而引起眩暈才發現。

  「內耳有石頭?」許多患者第一次聽說「耳石症」都有這樣的疑問,還有不少人誤聽成「耳屎症」,以為與耳屎堆積有關。其實所謂「耳石」(Otolith)是內耳中的一種碳酸鈣結晶,它的功能在於幫助內耳平衡器官感受姿勢改變。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曉東/台北報導】2013.10.24
眩暈超時工作過勞症 
  高雄一名眼科醫師因過度疲勞,一連請了三天病假,原因竟是他連續20小時不間斷看診!該位吳姓眼科醫師常常從早上8點半開始看診,到晚上12點才看完所有的病患,如此嚴重過勞的情況是台灣醫生常面臨的問題。

過勞致眩暈 小心中風前兆

  根據勞委會調查發現,工時與工作性質是導致過勞的重要因素,以今年1到6月為例,保全人員在13件過勞死個案中就佔5件,比率高達38%,主要應與保全人員工時長,又需夜間輪班,較易因工作疲勞,促發腦心血管疾病有關。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曉東/台北報導】2013.08.19

眩暈上身-末梢循環不良 內耳積水引起
  每年暑假是全台大考季,氣溫炎熱,幾乎所有考場都加裝冷氣,卻常有人吹出問題!一名考生連日熬夜K書,導致身體虛弱,加上考場內外溫差大,考試期間竟然感覺天旋地轉,出現噁心想吐,聽力減退情況,就醫檢查發現,自己罹患了眩暈症。

  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學博士李宏信解釋,眩暈症是相當惱人的症狀,很多疾病都會引發眩暈症狀,像是感冒、發燒、腸胃炎、高血壓、腦中風、腦瘤、心臟病等,都有可能引發眩暈症。但大多數人發生的眩暈情形,其發病原因大部分與上述疾病無關,且都找不出原因。直至梅尼爾醫師首次發現,內耳病變是引發眩暈症的主因,爾後凡有眩暈症狀,就被統稱為「梅尼爾氏症」。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任呈岳/台北報導】2013.06.28
 
「台語天后」江蕙日前成功連續開了十場個人演唱會,其實大家看到了二姐台前風光的一面,實際上她卻是冒著眩暈發作的危險為歌迷獻上表演。醫師指出,長期性眩暈發作者平常就要維持正常生活狀態,如果有急性的壓力更要特別注意發作警訊,一定要量力而為,千萬別讓眩暈找到復發的機會。
 
其實江蕙原本就是眩暈的老病號,好幾次因為壓力過大兒出現眩暈現象。根據媒體報導,這一次演唱會不僅時間長耗費體力,還增加了許多跳舞動作,其中的轉圈動作更讓二姐吃足苦頭,江蕙自己說,一開始一轉就會眩暈甚至還會站不穩跌倒,掉到最後甚至還調侃自己:下半身好像沒有知覺了!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欣菲/台北報導】2013.05.16
眩暈真惱人 三半規管病變易導致 
  雖然時序進入春季,但近來早晚氣溫差距多達十度,常讓人真很難決定衣服該穿多還是少。部分民眾因為身體受不了氣溫劇烈變化,還出現了眩暈。日前就有一名40歲中壯年男性突然感到頭昏、天旋地轉,聽力也出現衰退,所幸有所警覺緊急就醫,經藥物治療後症狀終於緩解。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症患者在門診中比率不低,許多患者因為眩暈伴隨噁心、嘔吐,就以為自己是不是中風或罹患腦癌,不過眩暈症成因並非腦部發生問題,而是由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其中常見的包括梅尼爾氏症及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由於內耳構造為蝸牛體及三半規管的組成,其中蝸牛體主司聽覺。至於三半規管則主管平衡,這三個半規管互為垂直且其內充滿淋巴液,經由人體及頭部的移動,管內淋巴液振動而刺激管內之神經,於是產生方位、速度、轉動的感覺。一旦淋巴液分泌過多或排出不易時,則內耳淋巴腫脹而壓迫神經就會發生眩暈的現象。此時,若頭部的轉動幅度過大,則更容易發生眩暈的症狀。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曉東/台北報導】2013.03.05


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出爐,引起社會一片譁然。保費將連漲23年,直到勞保費率上限19.5%,未來勞工勢必繳得多領得少,而勞保費率增加部分7成則將由企業主買單。不少上班族及老闆得知消息後,無不氣得破口大罵,有人甚至突然眼前一黑,頭重腳輕,差點站不穩,眩暈老毛病又發作。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特別是工作要求效率高,業績壓力大的情況下,再加上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等,都是造成眩暈的主要因素。許多上班族白天在外奔波,晚上還要通宵趕工,三餐隨意解決,睡眠時間被壓縮,心理壓力無管道紓解,很容易因為一時太興奮或太激動,就發生眩暈。民眾如果察覺自己有眩暈症狀,最好及早就醫,以免病情惡化,無法正常作息。

人體內耳的構造是由管狀的蝸牛體以及三半規管所組成,內含淋巴液且互為相通。其中,蝸牛體主司聽覺,經由其內淋巴液的震動,來感覺聲音的高低和大小;而三半規管則主司人體平衡,其為三個相互垂直的半規管,經淋巴液的震動使人體產生方向和速度感。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暢通,致使淋巴液分泌太多,就會造成內耳積水,這時只要頭部稍微轉動,就會感覺天旋地轉,引起眩暈。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13.01.09 
 

大台北地區最近引進新型低底盤公車,最後一排座位兩兩相對,很像過去的火車座位。不過卻有民眾抱怨,這四個背向設置的座位讓人坐了想吐。專家表示,乘坐背向座椅,會使人體接受到的外來的「刺激」與內耳、眼睛、肌肉等感官系統相衝突,所以乘客會產生噁心、頭暈、流淚等自律神經失調的「動暈症」症狀,容易暈車的民眾最好避免乘坐。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指出,其實動物都有平衡器官才能活動敏捷,而人類的平衡器官除了腦部神經中樞為神經總管,實際主掌人體平衡的器官是我們的內耳,其中又包括蝸牛體與三半規管。

蝸牛體主司聽覺,若有損傷則會出現耳鳴或重聽等病變;而三半規管乃主司人體的平衡,若出現問題則無法平衡活動,同時也會發生眩暈、動暈,嚴重者眼前會天旋地轉。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任呈岳/台北報導】2012.12.10

 

眩暈入冬季節好發 民眾應注意末梢循環問題 
  「腳麻是ㄇㄟ按怎走?」這句經典廣告台詞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是你知道嗎?末梢循環不佳不僅會影響行動,甚至也會引起眩暈。特別是現在已經進入冬季,低溫原本就會影響末梢循環,因此醫師特別提醒,原本曾經發生過眩暈與壓力過大的上班族,要特別注意如何預防眩暈產生。

  根據媒體報導,有一位二十九歲的謝小姐,有時會覺得噁心嘔吐,伴隨著單側耳鳴與部分聽力喪失的現象,甚至連躺著也會感覺到眩暈,狀況嚴重到讓她無法正常的工作或是參加活動,就連一般的親朋好友聚會都無法參加,到了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罹患了「梅尼爾氏症。」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2.11.21 

曾在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扮演皇帝的知名香港喜劇演員張達明,被證實患鼻咽癌三期。其實早在去年,張達明就出現耳鳴、鼻塞,甚至流鼻血等症狀,但他拖到今年初才到醫院求診,沒想到一檢查,就發現左鼻腔長了如花生米大的腫瘤。日前美國影壇也傳出,好萊塢永遠的硬漢哈里遜福特,因罹患鼻腫瘤而開刀治療的消息。令民眾對這個東方人特有的癌症,多了一份警惕。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耳鳴有可能是罹患鼻咽癌之早期症狀,一般及早發現與治療,治癒率高達九成五。值得關切的是,鼻咽癌是華人特有的癌症,尤其是在江南地區,以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及台灣地區為主,是世界少有的典型地區性之癌症。通常只要早期發現及接受治療,幾乎可以完全根治。

李宏信醫師提醒民眾,如有耳鳴的病症,應該儘早進行詳細檢查,以排除鼻咽癌發生的可能性。雖然長年性耳鳴的情況則大致與癌症無關,但有些耳鳴則可能是在接受鼻咽癌放射線及化療等治療後,所引發的後遺症,造成患者痛苦的一面,也是不得已的事。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曉東/台北報導】2012.11.09


去年以《唸你》一曲在台灣引起旋風的歌手劉子千,日前突然發現右耳聽不見,連看2間醫院,醫師研判為輕微耳中風,開了5種消炎藥以及類固醇,並要求他在家靜養,盡量少外出。同為藝人的母親甄珍也一再提醒他,做音樂這一行,耳朵一定要好好維護。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耳中風也稱突發性耳聾,主要是由於內耳血管血流受阻塞,出現聽力減弱、耳鳴或暈眩等情形,通常以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最為常見。不過,近來經濟不景氣,加班過勞事件時有所聞,罹患耳中風的年齡層也呈現逐漸下滑的趨勢。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欣菲/台北報導】2012.09.27
即將在上海舉行個人演唱會的歌手戴佩妮,被眩暈症整整困擾了3年。早在3年前,戴佩妮就曾發生過突發性眩暈,當時她單純以為是偶發性的「血糖低」症狀,直到在演唱會彩排時,又再度發病,才意識到自己的病情並不單純。經醫師進一步診斷發現,原來是眩暈症作祟。

戴佩妮透露說,病情最嚴重時,連出門都成問題。後來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藥物治療,並且刻意減少工作通告,藉此減輕壓力,每天按時吃飯睡覺,堅決不再熬夜,早早上床睡覺,過著宅女般的生活,病情才獲得控制。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其實許多上班族,工作壓力不輸藝人,白天四處拜訪客戶,晚上還要熬夜加班,長期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就容易罹患眩暈症,如有發生眩暈症狀,最好及早治療,以免惡化影響日常生活。

然而,許多民眾對自己究竟是血糖低、低血壓、一般性頭暈,還是罹患暈眩症?往往分不清。事實上,真正的眩暈,是指感覺周圍景物在旋轉,主要是內耳半規管發生問題造成。至於像頭重腳輕、眼前發黑、身體輕飄飄等情況,則為一般性頭暈,大多是心理焦慮、腦部缺氧,或低血壓的問題所造成。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2.09.25

一名77歲婦人數月來飽受耳鳴困擾,特別的是,耳鳴的頻率和脈搏完全同步,尤其白天運動後或夜深人靜時分,耳鳴就變得格外明顯,合併頭痛頭暈。後來經詳細診查,竟在婦人顱內發現,硬腦膜下動靜脈廔管出現血管畸形,且併發出血性腦中風。由於婦人畸形血管內的血流衝擊血管壁狹窄處,隨心跳會出現同步血流雜音,婦人因此感受到「搏動性」耳鳴。

幸好婦人血管畸形發現得早,經過血管栓塞治療後,血管畸形幾乎不見,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半年後腦部攝影追蹤,腦出血情形也完全消失。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指出,門診中搏動性耳鳴病患並不在少數,如果民眾發現耳鳴和心跳頻率有相似情形,應立即求助耳鼻喉科醫師及腦神經內科醫師,檢測是否為搏動性耳鳴,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日後發生腦中風的可能性。

為何耳鳴會與心跳同步?臨床發現,一般耳鳴患者會感覺到像蟬叫似的聲音,是因為聽覺器官的毛病所造成。如果耳鳴是由於肌肉收縮所引起,如中耳、鼻咽及顎部肌肉所造成的肌肉痙攣,則不會有一定的規律。但脈動性耳鳴是血管壁及血液流速的變化所引起,因此患者往往能發現,耳鳴與心跳同步。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楊曉東/台北報導】2012.09.11


高血壓被喻為「隱形殺手」,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在罹患高血壓初期難以自覺。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高血壓患者的血管較正常人硬化,容易使血管產生阻塞的情況,因此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相對增高。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腦中風是腦部血管的病變,主要是由於血管阻塞所引起;若這種阻塞現象發生於內耳,就會產生內耳的病變,會伴隨耳鳴、眩暈、重聽等情形出現。而高血壓患者中,約有20%的人會出現耳鳴、重聽等症狀,民眾一旦發覺耳中不時有如夏天蟬鳴的叫聲,就應及早就醫檢查是否罹患高血壓。

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耳鳴、重聽的產生有可能是因為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原因,以致內耳的血液供給不足,影響到內耳神經壞死而萎縮,造成內耳功能失常。許多人中老年人,經常出現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等問題,往往容易使內耳血流受阻,造成內耳養分供應減少,逐漸形成耳鳴、眩暈、重聽等病症。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2.08.24

音樂巨星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日前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所到之處無不萬人空巷,吸引無數歌迷前往欣賞,但在美國卻有一名母親打算對小賈斯汀提出告訴,要求9.2億美元賠償金。該名婦女聲稱,兩年前陪女兒參加小賈斯汀演唱會,小賈斯汀在舞台上熱力演出,吸引粉絲瘋狂尖叫,導致她日後罹患耳鳴、聽力受損。

對於這名美國母親的控訴,社會反應二極,但不少專家指出,現在的聽力退化的病患年齡愈來愈年輕,和時下年輕人流行參與大型音樂活動不無關係。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長時間處於大型音樂活動這類高分貝音量環境下,其實會對內耳神經帶來嚴重的傷害,易造成聽力受損。

一般而言,大約在50分貝以下的音量是令人感覺最舒適的,如果音量升高到在50至70分貝之間,就會開始令人感覺輕微不適,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聽覺的慢性損傷。一旦音量超過70分貝以上,不僅讓人精神焦慮不安,更會傷及內耳神經,即使只有短短幾分鐘,都會造成難以挽救的聽力退化。一般大型演唱會為了增加表演效果,音量超過100分貝十分普遍,令人擔憂。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任呈岳/台北報導】2012.08.06


別以為耳鳴找上的都是中年男性,婦女同胞面臨更年期也應小心體內分泌系統失調,加上心理壓力過大,成為耳鳴的高風險群。醫師提醒,面對更年期身心變化,如果適應不良一定要找醫師,千萬別以為「忍」一下就會過去,反而讓身體健康承受更多風險。

耳鳴是老化現象的一種病症,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對女性稱老化有失禮貌,因此多以「更年期」來稱呼。事實上,當生理出現問題時就會開始影響心理,身心都失調後更容易造成耳鳴的發生。一般會出現耳鳴的原因多半歸因於內耳循環不良、聽神經細胞萎縮等兩大類,而面臨更年期的婦女,由於身體變化因素,此時也很容易就會出耳鳴現象。

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呢?李宏信醫師解釋,年齡本來就是一個危險因子,特別是在五十歲後,而更年期的婦女因為停經關係,導致原本運作順暢的內分泌系統開始顯得紊亂,有時還會造成交感神經機能亢進,導致血管過度收縮,使得血流不暢,神經細胞因而萎縮退化,進而產生耳鳴或重聽等症狀。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