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初次來到診所的時候,看起來非常疲倦,平日身為電子工程師的他,假日還會參加足球隊踢球運動,活動量並不小。大衛始終覺得自己體能好、正值青壯年,然而女友卻在某天告訴他一個驚人事實……「大衛!你打鼾聲好吵,我以為有恐龍還是地震哩!而且有幾次好像快停止呼吸了!你知道嗎?」

      這驚人之語讓大衛意識到身體似乎有哪裡不對勁,於是來到我們診所就醫,李宏信醫師跟大衛耐心講解大聲「打鼾」的原因,鼾聲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每當夜晚進入睡眠狀態時,如果呼吸受到阻礙而震動咽部組織,就會產生鼾聲。

      針對睡眠問題來說,鼻腔、軟顎和舌根最容易發生呼吸道阻塞,少數的鼾聲是因為體力耗弱、過度疲勞,沉睡後舌頭往後掉,抵著咽喉背側而導致鼾聲;不過另外一種鼾聲,可能就要特別留意了!這是身體其他疾病的徵兆,例如:鼻炎、咽頭炎、高血壓、肥胖等等,甚至如大衛這樣的個案,可懷疑是罹患呼吸中止症的前兆。

什麼叫做「睡眠呼吸中止」呢?

      若睡眠時間,口鼻呼吸氣流停止大於10秒(含)以上,就是呼吸中止症。大衛說,呼吸中止聽起來好可怕啊!李宏信醫師表示,這種病症,不僅會造成反應遲鈍,記憶力跟判斷力變差、也有可能跟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這些疾病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性,萬萬不可輕忽!

      李醫師進一步對大衛說明,鼾聲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鼻黏膜腫脹,鼻塞引發呼吸道變小而出現打鼾;第二種是口腔內的懸壅垂過長,而口蓋黏膜肌肉萎縮下垂阻塞呼吸道,引發鼾聲;第三種是肥胖導致舌根被多餘脂肪往上推,造成呼吸道變小而打鼾。

      透過李宏信醫師的細心問診,發現大衛的狀況應該屬於第一種「鼻黏膜腫脹」的類型,常期鼻塞讓呼吸道變窄,因而不斷重複睡眠打鼾現象。大衛感到很疑惑,平時保有規律運動習慣的自己,白天呼吸都很順暢,並沒有鼻塞狀況,怎會有鼻黏膜腫脹的問題呢?

      其實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大多數只有躺下睡覺時,鼻黏膜海綿體才會充血腫大,因而平日難以察覺打鼾的問題根源,是來自鼻腔問題。

      李宏信醫師提出個人累積十餘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建議大衛透過安全快速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不必開刀,不必住院,只需局部麻醉,手術時間大約5分鐘,將過度發達的鼻神經切除,如此一來,鼻粘膜就不會再因鼻神經過度反應,持續刺激鼻黏膜增生,倘若不再充血腫脹,鼻道暢通無阻,就沒有鼻塞問題,便能與痛苦的打鼾說再見。

      大衛在術後回診時表示,夜晚睡覺再也沒發出驚天動地的聲響,睡眠品質也提升很多,而且門診手術後,立即能回到工作崗位,也不影響他的事業成績,白天工作起來更順心了!

arrow
arrow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