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2.08.01


氣溫屢創新高,連日超過37度高溫,全台宛如火烤。許多小朋友暑假在家,整天躲在冷氣房,一不小心,就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水問題。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提醒家長,夏季氣候炎熱,民眾習慣開冷氣,但如果居家環境長時間密閉,忽略通風,可能導致屋內過於悶熱潮濕,造成屋塵類過敏原增加,誘發鼻過敏。

李宏信醫師表示,近來門診出現不少鼻塞病患,詳細詢問發現,都是由於進出冷氣室頻繁,由於室內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導致鼻過敏發作。特別是一些抵抗力較差的過敏兒,冷氣吹多了,就感覺眼睛搔癢、鼻塞、流鼻水、甚至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症狀,家長應特別注意,慎防因此誘發呼吸道感染及併發症。

依據台大醫院小兒科調查顯示,台北市有高達47%的學童罹患過敏性鼻炎。2011年由台北市衛生局與台北巿政府教育局,針對台北巿國小新生氣喘防治過敏篩檢中也發現,有20%北市國小新生是氣喘高危險族群,其中78%有過敏體質,造成過敏主因就是屋塵類過敏原。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727-heart_2  

台大醫院內科心臟科主任醫師/曾春典醫師

主講:心臟病的預防與治療

時間:2012年08月11日(六) 下午1點30分至4點30分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2.06.29

髒髒黑黑的沙塵暴讓人害怕,總會帶來大量空氣懸浮物,並挾帶各種有毒化學物質、煙塵、污染物和病菌,行人走在路上,或是機車騎士很容易受到沙塵刺激,鼻涕眼淚直流,苦不堪言。開車的朋友或許很慶幸,認為車內安全無虞,殊不知車內空氣品質沒有做好把關,甲醛甲苯的污染危害,要比沙塵暴更嚴重。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市區空氣污染嚴重,大部分開車族在市區行駛都習慣緊閉車窗,啟動車內循環,這個做法雖然正確,但如果沒有注意維持車內空氣品質,呼吸道防護只做了一半。

李宏信醫師指出,車內存在各種空氣污染源,像是汽車內裝在生產中使用了大量稀釋劑、膠水、油漆和塗料,即使消費者買回家使用後還是會持續釋放出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微量甲醛將引起慢性中毒,導致粘膜充血,過敏性皮膚炎,指甲角化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症狀,患者可能出現頭痛、全身無力、食慾差、心悸失眠、體重減輕等問題。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2012.06.29

接任總統府發言人一年多時間的范姜泰基,從外表不容易看出已經四十多歲,外型亮眼的他,卻有個不好開口的宿疾,那就是症狀嚴重的鼻子過敏問題。范姜泰基經歷過各種治療,從服用抗組織胺過敏藥開始,嚴重時使用噴劑,就連中藥也都吃了,但是一遇上氣溫濕度變化,鼻子還是不爭氣的連環噴嚏,鼻水也跟壞掉的水龍頭一樣止不住。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鼻過敏病人只要氣溫出現變化(如季節變換之季或經常出入冷氣房),或是空氣當中灰塵比較多,甚至花季時花粉瀰漫,鼻水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失去控制。台灣地區鼻過敏病人是所有過敏性疾病當中最龐大的一群,這些病人不但經常打噴嚏打到頭昏眼花,就連眼睛周圍的血管受到鼻甲黏膜過於腫大影響,長久下來形成黑眼圈的困擾,看起來更為憔悴。

很多人常搞不清楚感冒跟過敏症狀的不同,其實鼻過敏主要會依序出現打噴嚏、留清水鼻涕還有鼻塞,過去治療鼻過敏大多會給予藥物將症狀壓制下來,一旦停藥症狀立即復發,往往治標卻不治本。以往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容易導致嗜睡症狀,對於操作機械或是需要開車的人會形成潛在危險。雖然目前已有第二代新型長效抗組織胺,一天一粒且嗜睡情況較輕。然而停藥之後,還是會有復發的情形,讓患者感覺十分困擾。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姜雯卉/台北報導】2012.05.25

前陣子一名任職高雄阮綜合醫院的護士,因發燒趴在桌上打點滴的一張照片被貼上網,最後卻因癌症病情惡化不治,年僅24歲,因而引發外界對於白衣天使的健康關注;直到國際工傷日前夕,百名護理人員更高喊「我要假、我要命、不要錢」的抗議聲浪,才讓護理工作超時、過勞,以致身體健康亮紅燈的冰山一角再度浮上檯面。

一名投書CNN的護士也坦言,自己因為工作日夜顛倒,需長期服用安眠藥調整時差,輔助入睡,最後導致嚴重眩暈。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症的症狀輕者會出現左右搖晃好像坐在船上的情形;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天旋地轉,無法站穩走路,伴隨著噁心、嘔吐、臉色蒼白、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就連躺在床上也感覺周遭事物在旋轉,通常大多數的眩暈,多是因內耳不平衡疾病引起。

人體內耳的構造由管狀的蝸牛體和三半規管組成,內含淋巴液且互為相通,蝸牛體負責聽覺,三半規管則主管人體平衡,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暢通,致使淋巴液分泌太多,就會造成內耳積水,此時只要頭部稍微轉動,就會感覺天旋地轉,難以承受。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李宏信醫師當選本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北分會會長-20120710  

 

恭賀!李宏信醫師當選本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北分會會長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姜雯卉/台北報導】2012.05.25


前陣子一名任職高雄阮綜合醫院的護士,因發燒趴在桌上打點滴的一張照片被貼上網,最後卻因癌症病情惡化不治,年僅24歲,因而引發外界對於白衣天使的健康關注;直到國際工傷日前夕,百名護理人員更高喊「我要假、我要命、不要錢」的抗議聲浪,才讓護理工作超時、過勞,以致身體健康亮紅燈的冰山一角再度浮上檯面。

一名投書CNN的護士也坦言,自己因為工作日夜顛倒,需長期服用安眠藥調整時差,輔助入睡,最後導致嚴重眩暈。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症的症狀輕者會出現左右搖晃好像坐在船上的情形;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天旋地轉,無法站穩走路,伴隨著噁心、嘔吐、臉色蒼白、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就連躺在床上也感覺周遭事物在旋轉,通常大多數的眩暈,多是因內耳不平衡疾病引起。

人體內耳的構造由管狀的蝸牛體和三半規管組成,內含淋巴液且互為相通,蝸牛體負責聽覺,三半規管則主管人體平衡,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暢通,致使淋巴液分泌太多,就會造成內耳積水,此時只要頭部稍微轉動,就會感覺天旋地轉,難以承受。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健康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2.05.23


iPhone 3GS手機問巿以來,全球各地傳出多起爆裂案例,光是今年,港台地區至少發生五起。就有消費者投訴,使用手機時突然爆開,令他耳鳴不止,必須長期就醫。由於蘋果手機使用者眾多,類似新聞頻傳,引起社會大眾疑慮。

事實上,手機爆炸案例極為少見,民眾無須擔心。不過,透過耳機,聽手機上的聽音樂,長期下來,對於聽力的損傷,才令人擔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指出,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已十分普遍,隨處可見等車搭車,甚至等紅燈得民眾掏出手機上網,或插上耳機聽音樂,殊不知長時間使用耳機,音量愈開愈大,聽力已不知不覺嚴重受損。

為何聽耳機會傷害聽力?只要對耳朵聽聲的原理稍有認識,便能知道其中變化。環境中各種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聲波,成為一股能量在介質空氣間傳送。聲波先後經過人體外耳、耳膜、中耳、聽小骨吸收,傳到內耳柯提氏器。柯提氏器就像是一支麥克風,能將聲波轉成電位波,交給聽神經傳到腦部聽覺中樞,我們就能聽到聲音,產生聽覺。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