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廣告公司副理的王小姐因工作需要,幾乎每周都要搭乘高鐵往返各縣市與客戶開會,但每次搭高鐵就會耳鳴,本以為只要不搭高鐵就沒事,但沒想到耳鳴情形竟不知不覺維持了近半年之久,且甚至開始干擾生活,於是在同事的建議下前來宏仁診所尋求李宏信醫師的協助。

 

       王小姐說,每次搭高鐵時耳朵總會嗡嗡耳鳴且有腫脹感,特別是在通過隧道時耳鳴更嚴重,起初不搭高鐵就沒事,但後來隨著時間拉長,耳鳴症狀竟越來越嚴重,即使沒搭高鐵耳鳴症狀依舊存在,導致她工作無法專注,生活大受影響。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歲的陳媽媽年初滿心期待的和女兒一起去日本玩,搭機時卻因飛機起降的壓力變化引起耳鳴和頭痛,嘗試了如吞口水、憋氣等方式雖有獲得初步舒緩,但不舒服的感覺仍延續到下飛機,不僅影響心情,也沒有力氣好好玩。未料返國後耳鳴症狀仍遲遲未改善,才在女兒陪同下前來宏仁診所尋求李宏信醫師的協助。

 

       李宏信醫師首先對陳媽媽解釋,飛機起飛時,機艙內的壓力會降低,導致中耳內的壓力比機艙內還大,使得耳膜向外鼓起來,而引起些微不適;而在當飛機降落時,機艙內壓力又會上升,增加的壓力會將把鼓起的耳膜又往內壓進去,因而造成耳鳴。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2019.05.28

 

 

                耳鳴不一定是老化惹的禍!一般來說,耳鳴好發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但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門診發現,時下年輕人飲食不正常且普遍運動量不足,不僅導致高血壓發病年齡下降,連帶有耳鳴困擾的青壯年族群也越來越多,治療若不雙管齊下,恐導致症狀惡化且耳鳴聲音持續不停,甚至很多病人,長期都24小時整天不停耳鳴,令人難以承受。

  耳鳴發生原因很多,但都難以檢查出原因,初發作時聲音都很低很小聲,只要注意不要過勞而多加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越長,耳鳴聲逐漸變大,治療則需要3到6個月才會痊癒,因此病人及醫師都需要有耐心長期服藥治療,才能讓耳鳴逐漸小聲而消失,達到痊癒目的。

  多數人都以為,耳鳴是耳朵本身出現病變所導致。其實,耳鳴的成因眾多,除了內耳損傷、聽覺神經受損和病毒感染等「耳源性原因」之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過度疲勞、情緒緊張、用腦過度和抽菸酗酒等等「非耳源性原因」,也都可能導致耳朵經常發出莫名聲響。

  而在高血壓部分,近年受到飲食西化、高油高鹽和靜態生活等影響,國內高血壓人口持續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18歲以上成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對此,李宏信表示,臨床發現高血壓患者中至少10%的人曾有過耳鳴的症狀,耳朵時常發出有如蟬叫聲或蚊子振翅的「嗡嗡」聲響。

  為什麼高血壓會引發耳鳴呢?李宏信醫師解釋,高血壓本身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和導致動脈硬化,影響內耳的血液供應,損及聽覺神經;若再加上高血壓患者伴隨血脂異常而血管阻塞,造成內耳過氧化脂質堆積,耳血管萎縮和供血不足的情況將會加劇,建議盡早就醫做聽力檢查和治療,以免症狀惡化。一旦耳鳴聲音變大聲且聲音變尖銳,甚至整天24小時不停的耳鳴,易造成聽力減退、重聽,甚至失聰。

  對於高血壓引發的耳鳴症狀,治療策略需兼顧血壓控制和耳鳴緩解,應遵照專科醫師的醫囑,李宏信指出,初期耳鳴的患者在3個月內,只要奉行清淡飲食、作息規律、不熬夜、多休息和少暴露噪音環境的原則,大多可以不藥而癒。若耳鳴超過半年以上,用藥上則會給予暢通血管、神經營養補給或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等功能性藥物,病情也多可能逐漸減輕,達到穩定的控制或消失的機會。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表示,不僅高血壓本身可能誘發耳鳴,部分含阿斯匹靈成分的降血壓藥物也可能是引發耳鳴的導火線,因此,高血壓患者若出現耳鳴症狀,應盡快告知醫師,必要時調整處方內容,以緩解不適。其他生活保健法,如不暴飲暴食、戒除高鹽高油高糖飲食習慣、嚴禁菸酒、適度抒解壓力和減少熬夜等,也是遠離高血壓和耳鳴的錦囊妙招。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2019.05.21

 

 

                眩暈是個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發作起來輕則短暫頭暈,重則可能天旋地轉無法站立,病症發作常因為壓力或是外傷引起,但除此之外,女性也會因為更年期身體機能下降而引發眩暈。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更年期女性若因為眩暈影響生活,應尋求專科醫師緩解症狀,切勿勉強忍受,以免日後症狀惡化難以收拾。

  李宏信說明,眩暈的發生,與內耳的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有關。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通,導致淋巴液分泌太多,造成內耳淋巴積水腫脹,當頭部稍微轉動或晃動,就會覺得天旋地轉。若只是單純感到頭搖晃不適,沒有伴隨耳鳴、耳漲、重聽等內耳問題,可能多與腦幹血液循環不良有關,有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最好盡早做進一步的診斷。

  眩暈好發年齡層為30到70歲,其中女性所占比例約為男性的2倍,主要與更年期有關。更年期女性由於停經缺少荷爾蒙保護的關係,原本運作順暢的內分泌系統開始紊亂,有時造成交感神經機能亢進,血管過度收縮,使得血流不暢,進而導致眩暈,嚴重者還會伴隨失眠。一旦發生眩暈,日後復發率高,因此要相當注意。

  又女性也常罹患缺鐵及B12所引起的貧血症,而引發頭暈或眩暈症,因此女性必須注重貧血及荷爾蒙等因素,建議前往婦科就診以排除上述可能,除此之外引起的眩暈症原因也不少,建議詳細檢查才能徹底治療而痊癒。

  李宏信指出,治療上若屬急性發作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的鹽份和水份,來降低內耳壓力,而長期治療方面則會給予患者神經營養、血管擴張以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等藥物,才能防治細胞老化,讓內耳生理功能改善恢復正常而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

  此外,內耳神經活化與神經細胞再生的藥物,則可促使血管通暢,增加內耳循環以增進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重建內耳功能,才能根本治療,降低日後復發機會,對於嚴重且常易復發的案例雖可考慮以手術方式治療,但因為接近腦部必須謹慎考量,且常有復發可能,因此不建議作為首要選擇,術前應謹慎評估很重要。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建議,眩暈發作時,可靜止平躺於平坦的地面或床上,雙眼凝視一個固定目標避免移動。發病的當下,不要吃東西以免促使嘔吐的現象加重。待症狀慢慢消退之後,便可緩緩起身。眩暈患者也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除了耐心用藥,平日應試著讓心情保持放鬆,同時飲食均衡並配合規律運動,對於暈眩的情況可以得到減緩改善。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2019.05.14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各種標榜可以舒壓或帶來歡愉感的香氛生活用品大受歡迎,在這些香氛製品中,不少是經由化學合成,且被廣泛大量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類主打香氣持久的洗髮精、洗衣精、衣物柔軟精到各種香氛噴霧、蠟燭等生活中常用的民生必需品,都很可能是觸發鼻過敏爆發的元凶之一。許多化學產品之芳香劑,若長期使用也必須考慮對身體的傷害,且最直接的傷害是針對鼻部而引起不易治療的鼻過敏症。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患者的鼻神經比一般人發達,當神經及血管過度密集分布,一遇到刺激就容易鼻子發癢而噴嚏連連;鼻神經指令血管充血,使黏膜腫大也會造成嚴重鼻塞及鼻涕流不停。

  鼻過敏發作時,初期症狀輕者可靠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藥物控制,雖症狀可獲得短暫改善,但只要藥效消失症狀就復發,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依賴性,反使鼻過敏症過惡化成藥物性鼻炎。

  常見鼻部手術如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這些治療對一般鼻病成效不錯,但對真正嚴重鼻過敏者效果不彰。李宏信認為,嚴重鼻過敏患者,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可以達到有效治療,以截除過度發達神經的方式,使鼻子不再因外界些微刺激就會出現劇烈敏感反應。

  傳統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需經鼻竇須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而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手術傷口大容易出血,而不易為醫師及病人所接受。目前改良式手術是以特製雷管探頭從鼻腔進入,透過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將鼻過敏神經截除,不必開刀且局部麻醉下可施術,手術安全快速有效且不易復發,屬於門診可施行的手術,整個過程所需時間約半小時左右。術後可改善約7至9成的鼻過敏症狀,深受鼻過敏患者及家屬肯定。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雖然曾有研究認為香味可以幫助心情平穩,但如果因為長期使用香氛產品導致嗅覺疲乏,或是誤用劣質化學香精的產品,可能會讓鼻過敏症狀惡化,生活上應盡量避開香味濃烈的物品,以免刺激鼻黏膜,再次陷入噴嚏鼻水鼻塞的惡性循環。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歲的陳先生一直是家中經濟支柱,一家四口開銷皆由他負責,但日前卻因公司營運不善裁員,導致他一夕之間頓失收入,想重新找工作卻不順遂,多數行業都因年齡考量而婉拒。目前已失業超過2個月的陳先生,甚至因壓力過大開始出現暈眩、站不穩、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無疑是雪上加霜。後來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宏仁診所尋求李宏信醫師的協助,期望能改善症狀。

 

       李宏信醫師說明,陳先生是因壓力與長期勞累而罹患文明病「眩暈症」,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水腫病變導致平衡失調,因此影響到聽力及平衡感,產生暈眩、站不穩、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這類病患通常是因壓力過大、內耳血管過度收縮導致血流不暢、自體免疫失常等因素,而導致內耳淋巴液腫脹壓力。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2019.05.08

 

 

                初春或秋天氣候多變,鼻部症狀發作,流大量鼻水、鼻黏膜腫脹而猛打噴嚏,比氣象台預報還準,因此,這些隨天氣起舞作亂的老症狀常被稱為「氣象病」。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影響人數最廣,症狀也最為擾人。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過敏性鼻炎好發於春天及秋天的季節,除了梅雨期間溼度高,成為屋內塵螨、黴菌孳生的溫床;即便不下雨,花粉、PM2.5隨風擴散,空氣品質易達紫爆,成為主要過敏原。

  鼻過敏最典型的3大症狀包括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水、鼻涕倒流、常常鼻塞不適頭昏腦脹,有些患者還會間歇性反覆出現眼睛紅癢、眼周腫脹、流淚及耳悶等,讓人白天無法專注工作,到了晚上也難一夜好眠。門診求助的病人不乏睡到一半突然鼻塞或是噴嚏打不停,一旦發作想再好好睡上一覺,恐怕是難上加難。

  由於患者鼻腔內的鼻過敏神經比正常人密集且發達,容易因外界變化刺激鼻黏膜就發癢打噴嚏,長期處於發炎腫大狀態下,只要接觸到環境過敏源及氣溫改變,過敏反應一發不可收拾。

  鼻過敏依症狀輕重,治療方式不同。症狀輕者可靠藥物控制症狀,臨床上常給予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雖有立竿見影之效,但缺點是藥效一過症狀就又復發,且長久使用易產生依賴性,可能惡化釀成藥物性鼻炎。因此,千萬不要未經醫矚擅自使用,但病人說吃藥無效,甚至醫生也看不好,才令人感到無奈。

  若藥物治療不見改善的病人,則屬於情況較為嚴重的鼻過敏患者,可考慮改採手術的治療方式。常見方式有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這些手術方式對一般鼻病成效不錯,但對嚴重鼻過敏者效果不彰,臨床上採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從根本治療效果較佳,達到痊癒而不復發。

  李宏信指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原理為切除過度發達的鼻過敏神經,早期手術須經鼻竇須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而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術中出血風險高,無論是醫師或病人都難以接受。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改採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以特製雷管探頭從鼻腔進入深處側上方進行截除,不必開刀,局部麻醉,在門診約半小時就能完成,平均可改善約7至9成的鼻過敏症狀,深受患者肯定。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改善鼻過敏效果良好,但敏感族群外出應針對塵滿、黴菌、花粉、PM2.5等四大過敏原做好口鼻防護,居家寢具定期清理乾淨,避免堆放絨毛玩具、地毯,梅雨期間室內開啟除溼機降低溼度,盡可能消除接觸過敏原的機會,才能安然度過鼻過敏好發季節。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2019.05.02

 

 

                歐美國家調查資料顯示,平均每5人當中,就有1人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耳鳴。比例比預期高出許多,耳鳴問題不分年齡、性別都有可能發生,症狀發生時的惱人噪音,或是日趨嚴重的高頻音,容易對生活造成嚴重干擾,導致夜晚也難以安穩入眠。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不少患者覺得耳鳴干擾讓自己無法好好入睡,白天精神狀況越來越差,但回過頭來檢視原因,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先睡眠不足,才導致耳鳴徵狀出現。兩者相輔相成下造成惡性循環,危害健康。

  睡眠品質跟耳鳴息息相關,研究發現有56%的耳鳴患者同時有失眠困擾。李宏信表示,耳鳴是生活品質殺手,又稱作腦中風,若耳內循環不良,血路阻塞、神經壞死會造成耳內中風,耳鳴聲音容易對聽力造成傷害,最嚴重可能導致耳聾。

  醫學上將耳鳴分為「主觀性耳鳴」及「客觀性耳鳴」。主觀性耳鳴會聽到連續型噪音,是最常見的耳鳴類型,據統計超過50萬美國人飽受這類型耳鳴所苦;客觀性耳鳴可能因為血管脈衝、高血壓等問題引起,可能會聽到間歇性的聲音。

  常見的耳鳴症狀,多是因過勞、精神壓力等因素所引發自律神經協調不順所造成,易產生倦怠、耳鳴、心悸、焦慮、緊張、壓力等各種身體的不適。李宏信指出,治療上醫師會利用藥物幫助患者打通耳內血液循環,同時配合給予神經營養劑,協助活化受損的內耳神經,防止血管過度收縮。

  李宏信認為,耳鳴與失眠需要同時治療,症狀輕者初期只要調整生活作息,維持清淡飲食,大多可以不藥而癒。不過嚴重耳鳴患者就必須持續耐心服用藥物,治療上多以促進耳內血液循環藥物,同時給予神經營養及活化增生等藥劑,協助活化受損的內耳神經,防止血管過度收縮,造成組織病變釀成耳鳴。

  耳鳴初期發作不久僅需休養,生活正常可不藥而癒,有很多耳鳴患者卻到醫院進行各種檢查,抽血、心電圖、超音波、聽力檢查及電腦斷層,但都檢查不出異狀,而難以進一步治療,患者只好與耳鳴共存,當耳鳴聲音越來越大聲,耳鳴時間也拉長,情形不斷惡化,其實生活協調平順,避免過勞或焦慮,搭配服用促進內耳循環及神經再生活化劑,就可逐漸改善病情,耳鳴漸漸痊癒及消失,因此病人必須耐心配合治療。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叮嚀,耳鳴患者應盡量遠離噪音與巨大聲響,飲食上避免油膩食物及飲酒過量。生活上需要適時減輕壓力讓自己睡眠品質提升,避免讓自己處於焦慮或緊張的狀況,再配合醫囑服藥,就能慢慢遠離耳鳴噪音。此外,對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必須注意身體保養,定期檢查,才不會到成耳鳴症狀惡化。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