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2018.12.10

 

 

                每到秋冬轉換之際,不但感冒的人變多,因鼻過敏症狀惡化就醫的人也倍增不少。「過敏性鼻炎」是當免疫系統受到外在環境過敏原刺激所形成的疾病,患者容易出現鼻子搔癢、打噴嚏、鼻塞、流鼻水(涕)等症狀,且經常伴隨鼻涕倒流、氣喘、中耳炎、眼睛結膜炎,甚至誘發肺炎等併發症。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在台灣,鼻過敏的盛行率約10%,但都市地區居民可能因空氣汙染、飲食不均衡、運動量不足等生活習慣,罹患率甚至可高達30%以上。任何時候只要暴露在過敏原之下,都可能誘發鼻過敏症狀,但秋冬換季之際,正是人體免疫力整頓之時,再加上空氣中的溫度和溼度變化大、病毒開始活躍、霾害趨於嚴重,特別容易引誘鼻過敏發作甚至惡化,許多患者因此出現白天注意力無法集中、夜晚睡不好等困擾。

  鼻過敏之所以難治癒的主因是患者鼻神經比一般人更為發達,包括鼻黏膜受刺激就容易發癢打噴嚏;此外腺體細胞過多,進而分泌大量清鼻水引起鼻水倒流;而鼻黏膜為海綿體組織充滿血管,也易因過敏充血腫脹出現鼻塞。究竟要如何才能不讓鼻過敏惡化呢?李宏信醫師提供5大居家保健指南:

  1. 室內盡量避免堆置雜物、避免使用地毯和厚重窗簾、不購買絨毛玩具、盡量不養寵物、居家寢具勤洗滌,以免滋生塵?和堆積灰塵。

  2. 最好戒菸、拒吸二手菸,避免使用芳香劑、蚊香、噴霧殺蟲劑等化學物品的環境中,以免刺激鼻過敏症狀。

  3. 換季時注意保暖,出入人多雜亂的公共場所時,盡量戴口罩以保護呼吸道。

  4. 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休息、不熬夜等生活習慣,以維持身體免疫功能處於良好狀態。

  5. 鼻過敏發作時應盡速就醫,切勿拖延。

  症狀輕微的鼻過敏患者可經由藥物治療舒緩不適,但藥物治療容易出現停藥後再復發的缺點,建議可接受手術治療。一般傳統手術,微創、電燒、雷射等方法,術後均獲得改善,但對於鼻過敏較嚴重的人而言,常容易復發,讓患者深感無奈,而醫界推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可從根本治療,且不易復發,過去傳統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採「經鼻竇法」,傷口較大且易有後遺症,目前新式「經鼻腔內法」手術過程先以沾有麻藥的棉花置入鼻腔局部麻醉,再利用內視鏡引導並以特製高頻探頭伸入鼻腔最深處之側上方,翼管神經口處截除過敏神經,有傷口不大、不易流血、安全性高、成效良好等優點,症狀可改善7至9成,及打噴嚏次數可從原先10次,減少至2次,手術僅在門診即可進行,深受病人及家屬肯定。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表示,「打噴嚏、流清水鼻涕、鼻塞」是鼻過敏的3大典型症狀,與初期感冒的症狀類似,因此許多民眾很容易把過敏性鼻炎誤認為是一般感冒,自行買藥服用,結果不僅鼻過敏症狀未緩解,身體反而可能因亂吃藥而增加負擔。對此,叮嚀若上述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星期,應高度懷疑是過敏性鼻炎,建議盡快就醫尋求適當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2018.12.18

 

 

                荷蘭印象派大師梵谷早期畫作《沙丘上補漁網的女子》(Raccommodeuses de filet dans les dunes)在今(2018)年6月4日以700萬歐元(約台幣2.47億元)於法國拍賣會落槌成交,引起各界關注。梵谷生前因割下自己左耳並繪製耳朵纏繃帶自畫像而令人印象深刻,部份專家學者認為,梵谷割下左耳行為,除了受精神疾病影響,也可能是當時對耳鳴、眩暈等醫學理論尚未被發現或提出梅尼爾氏症之學說,大家未能了解也不懂為何他總說耳內有聲音,覺得梵谷只是自說自話的瘋子。而當時醫療知識裡認為眩暈可能是癲癇或腦瘤所引起的,因此才會幾度被送入精神病療養醫院治療。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梅尼爾氏症常合併出現耳鳴、眩暈症狀,發作起來對病患的確是種折磨,門診中常有病患形容,耳鳴聲就好像高頻率蟬鳴聲,也有人形容耳鳴聲似乎與心臟脈動同步,由於聲音揮之不去,讓人飽受困擾而影響生活品質,不知如何是好。

  不只是梅尼爾氏症,很多原因都可能引發耳鳴。李宏信醫師分析,中、老年族群一旦出現耳鳴、聽力障礙,多半是內耳血液循環不暢、神經養分不足而退化等因素造成,過度勞累、情緒起伏過大、過度緊繃、身心大受耗損、三高等慢性病持續傷害血管等,也都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引起內耳局部缺血,並導致耳鳴惡化,甚至聽力衰退而失聰。

  李宏信進一步解釋,耳內血液循環受阻,神經獲得養分不足,很容易就會壞死、萎縮,形成「內耳中風」,有時不只引發耳鳴及眩暈,還可能合併產生重聽、耳聾。耳鳴初期症狀雖然聲音微小,但音量會隨時間變大或伴隨尖叫聲、頻率也會加劇,令人難以接受甚至發狂,故應及早耐心服藥治療,防止症狀惡化,耳鳴越來越大聲,而造成身心傷害。

  關於耳鳴的治療,首先必須使用清血藥物,提升內耳血液循環,並透過神經營養劑,滋養受損內耳神經,幫助神經恢復正常功能。還有可能是因過度勞累、工作壓力、睡眠不足,常引起自律神經過度發達,而抑制血管過度收縮。因此治療原則為讓血管不再過度收縮,內耳血流通暢而營養充足則耳鳴眩暈等問題逐漸改善,需要耐心長期服藥而痊癒。李宏信醫師提醒,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應定期追蹤、控制病情,才不會因慢性血管病變失控而加重耳鳴的情況。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叮嚀,民眾想預防耳鳴,或避免耳鳴惡化,應遵守飲食清淡原則,同時也要兼顧營養的均衡,平常要適當舒壓,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日常生活也要減少噪音傷害。接受治療時,記得遵照醫囑耐心用藥,不要擅自停藥,耳鳴情況才有機會好轉,生活也才能恢復正常。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8歲的業務員Jason白天精神不佳已好一段時間,即使如此還是會靠提神飲料硬撐見客戶,甚至還曾有等客戶等到睡著的經驗,類似情況層出不窮,讓Jason開始擔心自己業績無法達標而丟飯碗!屢屢嘗試過喝咖啡、喝補藥等方式後,精神狀態仍不見好轉,最後在同事提點可能是鼻過敏引發,並前往宏仁診所進行鼻過敏神經截除手術後,Jason精神狀態明顯提升,手術至今2年症狀改善許多,成功重拾生活品質。

 

       在李宏信醫生的諮詢診斷下,了解Jason從小就是過敏體質,一旦環境空氣不流通、灰塵過多、溫差太大,就會噴嚏連連、鼻水狂流,更因此被同事朋友戲稱是空氣品質偵測器,。也容易因鼻塞難以入睡,導致白天注意力難以集中,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2018.12.04

 

 

                每年到第4季,各行各業都全力趕業績拚經濟,不僅百貨業祭出周年慶優惠,緊接著感恩節買氣,一直延續到聖誕節,甚至是跨年。日前便有1名30歲的日系保養品牌櫃姐,因過於緊張,不堪壓力,竟引發嚴重耳鳴,且無法正常上班。收治這名患者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耳鳴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嚴重者可能間接引發焦慮,甚至憂鬱症,不得不慎。

  過去,耳鳴多半被認為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主因為耳朵自然老化,內耳血管循環不良加上神經退化萎縮,但李宏信指出,像櫃姐這樣因壓力導致耳鳴,甚至精神狀態的案例,在門診中其實層出不窮。耳鳴的干擾也常帶來情緒上的煩躁及壓力,患有耳鳴的患者後期發生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當情況惡化後心理因素則與耳鳴相輔相成,國外研究已證實「耳鳴會增加焦慮及憂鬱症的風險,其中焦慮也會造成耳鳴,通常只要耐心治療,症狀皆會慢慢改善」。

  耳鳴的聲響,多為嗡嗡聲、嘶嘶聲或所謂的蟬鳴聲,雖聲音高低或大小聲不同,但特徵都是持續不停,若不及早治療會越來越大聲,影響生活與睡眠,令人難以承受。在治療上,目前多半以促進內耳血管暢通、促進神經細胞活化以及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等3種藥物搭配為主。初期發病的患者,配合休息或作息調整及飲食正常,也常有自然痊癒可能,症狀較輕微者,一般在服藥半年內可獲得明顯的改善。

  李宏信強調,耳鳴除了靠藥物治療外,若是由壓力、焦慮或過勞所引起,還得從調整生活型態下手,排除壓力因子、減少工作量、改善睡眠、以平常心看待來緩解緊張,才能逐漸改善耳鳴症狀。否則在壓力、耳鳴以及憂鬱交互影響下,即便使用藥物,效果也十分有限。

  至於在飲食上,油炸類、高鹽分的重口味食物,如薯片、鹹酥雞、麻辣鍋等食物也應避免食用,以免膽固醇、血脂肪等在血管內沉澱阻塞,導致內耳神經組織缺血,養分不足,加重耳鳴症狀。反之,可多食用低脂肪、抗自由基、反老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安定神經,可有效幫助睡眠,緩解壓力與焦慮;而要避免食用乳酪、柑橘類如葡萄柚等富含酪胺酸的食物。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呼籲,耳鳴雖然可怕惱人,但若及早治療,痊癒機會仍相當高。但壓力、耳鳴、憂鬱這三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除了靠藥物,患者還須找到緩解自身壓力的方法,必要時可求助身心科,才能讓耳鳴獲得全面的改善。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2018.11.29

 

 

               除了暴牙、戽斗、牙齒凌亂的人以外,越來越多人為了追求好看的牙齒而進行矯正已是常態,但咬合不正到底是先天因素還是後天造成呢?其中不乏因過敏性鼻炎而形成的口腔問題。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不少人總將打噴涕、流鼻水、鼻塞誤以為感冒,然長年鼻塞而習慣性張口呼吸,長久下來門牙容易向外突出恐影響臉部發育及齒列咬合不正。

  李宏信指出,長期鼻過敏會造淋巴腺腫大、上呼吸道阻力增加、鼻塞難耐,因此患者會不自覺的用口呼吸,而經常張口呼吸會讓面頰肌肉對上顎齒弓的壓力增大,進而影響臉部骨骼發育,導致暴牙或戽斗(後道)、牙弓狹窄變形、齒列擁擠、臉型變長、嘴巴無法自然閉等咬合不正等問題。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孩童,因此若能及早針對鼻過敏進行治療,將可免除後續不必要的矯正麻煩與龐大開銷。

  要區別感冒或鼻過敏並不難。李宏信解釋,感冒可能伴隨肌肉酸痛、發燒、喉嚨痛或鼻涕黏稠等症狀,過敏性鼻炎則單純鼻塞、鼻涕成清水狀、經常打噴嚏、揉眼搓鼻等;感冒鼻涕會呈現白色或黃色分泌物,也會有自癒傾向,但鼻過敏則是會反覆出現的病症,服藥會暫時緩減病症,但防不勝防,隨時有可能復發,而一般經手術開刀,同樣效果不彰。

  鼻過敏是因為鼻腔內鼻過敏神經比正常人還多且發達,因此對外界刺激格外敏感。治療方式輕則服藥,重則施作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李宏信說明,藥物包括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雖症狀可獲得短暫改善,但須留意長久可能會造成依賴性,反使鼻過敏症過惡化造成藥物性鼻炎。

  李宏信補充,除了短暫治標的抗組織胺等藥物,也可考慮實施手術從根本斬斷病源,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就是將鼻腔內黏膜內過度發達的神經進行截除,其方法是,以特製雷管探頭經鼻孔進行局部麻醉下就可施行截除術,不必開刀,手術時間約在半小時左右完成,傷口微小且不易流血,臨床改善率相當高,達7至9成病人感到滿意,因此深受肯定。

  根據統計,台灣兒童過敏性鼻炎發生率逐年上升,約每3位兒童就有1位是過敏兒。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家長,若孩童常出現噴嚏、鼻水、常揉鼻或張口呼吸等狀況,當心是過敏性鼻炎找上門,家長切莫輕忽。鼻過敏患者則應找專科醫師正確治療,否則易引發鼻竇炎、中耳炎、咽喉炎、氣喘等病症,並注意身體保健,多運動、環境清潔,季節替換氣候變化較大時,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合,以減少呼吸道受感染機率。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2018.11.20

 

 

                女性經期來潮痛苦難耐,網路盛傳巧克力可緩解疼痛,沒想到不少人嘗試後經痛稍有緩解,卻也有人因此眩暈復發。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巧克力含有酪胺酸,會刺激血管收縮,有眩暈體質的民眾最好少碰為妙,以免陷入天旋地轉的地獄。

  李宏信指出,近來門診收治幾位年輕女性的眩暈病人,不約而同都是想緩解經痛多吃了些巧克力所引發。而有些人原本就有眩暈毛病,只是萬萬沒想到,一塊巧克力也會引起眩暈復發。

  眩暈病人當中,有一群人屬於遺傳性基底動脈偏頭痛患者,對象多為女性,擁有血管容易收縮的體質。這類人如果多攝取了一些乳酪、蕃茄、巧克力、柑橘類特別是葡萄柚,富含酪胺酸的食物,經過身體的運作代謝後,會變成多巴胺。這是一種促進血管收縮的物質,易使血液供應不良,造成平衡供血系統失調,引發眩暈。如果不小心誤食,應馬上喝下大量的水稀釋,或至醫院打點滴。

  李宏信解釋,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腫脹壓迫神經所造成,其原因在於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所造成的阻塞而血流不通,加上生活壓力過大,造成血管過度的收縮造成血流不暢,進而導致組織缺血壞死,因而內耳神經萎縮,而聽力也會逐漸下降,甚至重聽或耳聾。

  眩暈發作若屬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分及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如果患者出現天旋地轉,甚至無法行動,必須緊急掛急診,來暫時解除急性症狀。

  急性眩暈症狀緩解之後,切莫輕忽,患者應持續遵從醫囑,接受增加血液循環、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治療,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一般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都獲得改善,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若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改善,雖然也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式來治療。然而,任何的手術都存在風險,再加上手術治療後仍會有復發眩暈的可能。因此,必須審慎評估,並不鼓勵以手術的方式作為第一線的治療。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表示,想要防止、降低暈眩症的發作,除了找出病因、妥善治療外,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心情愉悅、睡眠充足、不要太過勞累,遠離壓力、遵循「低鹽、低糖、低脂」的「3低」飲食原則,健康「挑食」,並減少酒精、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取,都能有效預防暈眩症再度發作。

  由於暈眩症也可能是腦中風前兆,若輕易忽視恐有致命風險。因此,當第一次出現頭暈目眩、天旋地轉、走路不穩等疑似暈眩症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排除腦中風與其他腦部病變。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2018.11.12

 

 

                空氣是把雙面刃,對生存至關重要,但在空氣品質不佳處,卻恐帶來重大健康隱憂。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研究顯示,室內空氣汙染比室外要高2至5倍。室內空氣所隱藏的濕氣、黴菌、揮發物等同樣危機四伏,對於鼻過敏患者更是防不勝防,讓長時間待在辦公室、教室、家裡的民眾健康飽受威脅。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呼籲鼻過敏患者,應維持室內通風性與整潔,以免引發室內空汙過敏。

  事實上,誘發鼻過敏除了外在溫度變化與刺激物,室內空汙與潮濕也是元凶。李宏信指出,來自室外的空氣,還有建材及油漆散發的有機揮發物、油漆塗料、壁癌、灰塵、藏在家具中的孢子、霉菌、塵?,甚至是廚房油煙、芳香劑、清潔劑、燃燒蠟燭所產生的一氧化碳、缺乏清洗的冷暖氣等都屬於室內空汙。

  鼻過敏患者因為鼻腔內神經過於密集且發達,因此對外界刺激比正常人更敏感,只要吸入刺激性物質,讓鼻黏膜持續處於發炎腫大狀態就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惱人症狀。

  空氣汙染是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如何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將是對健康最重要的課題,很多癌症如肺癌、乳癌,是最相關的病變,而罹患過敏性鼻炎者,雖無危及生命的危險,卻對呼吸道、鼻腔是最重要的關卡,空氣經過鼻腔、鼻竇、鼻咽、咽喉、氣管,直到肺部是人體極重要影響生命最重大的組織系統,鼻子是呼吸道的最前端,鼻過敏者因鼻神經過度發達,指揮鼻黏膜充血腫大而鼻塞呼吸不暢,又刺激鼻黏膜腺體細胞分泌大量鼻涕,鼻涕倒流也會引起咽喉炎及氣管炎,不但引響健康且治療不易,服藥僅能控制症狀,一般開刀、雷射、微創...等手術也常復發,因此必須採用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才能治療鼻過敏根本。

  空氣汙染對健康影響巨大,淨化室內室外空氣格外重要,必須防範於未然,而鼻過敏是保健重要的環節,因此鼻過敏如何治療則為重點,常見緩和鼻過敏藥物多半含有抗過敏、抗組織胺及噴劑,若症狀嚴重則可考慮實施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李宏信對此表示,症狀輕者可透過藥物立即緩解過敏不適,但若長期使用,則應當心造成鼻黏膜遭受刺激與黏膜纖維化的不可逆病變,恐加重藥物依賴或劑量。

  李宏信進一步說明,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針對鼻過敏根源,過多且發達的鼻過敏神經來進行治療,將鼻腔內黏膜的神經截除,從源頭阻止過敏發生,讓鼻過敏不易再發,症狀可改善7至9 成,也就是打噴嚏能由原來10次改善至剩餘1至2次,其他病症改善情況也雷同,深受病人肯定。

  無需開刀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以特製雷管探頭經鼻孔進行,在門診局部麻醉、不到一小時即可完成,傷口微小且隱藏在鼻內,不會破壞鼻黏膜又不易流血,術後可立即回到正常生活,臨床改善率相當高,已成為不少鼻過敏患者的治療選擇。

  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研究顯示,室內空氣汙染比室外要高2至5倍。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民眾千萬別輕忽室內空汙嚴重性,應維持室內通風、降低濕度、常打掃、少用蠟燭與香精過多的化學物品,最重要的是,每天找時間到戶外曬曬太陽;若出現流鼻水、打噴嚏、喉嚨腫痛等症狀,則應留意是否為鼻過敏徵兆,並應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維護鼻健康與生活品質。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2018.11.06

 

 

                工作前來一杯香醇咖啡開啟上班模式,是許多上班族的每天早上的小確幸。近日有商家咖啡促銷買一送一,不少民眾乾脆把咖啡當水喝。醫師指出,咖啡雖有助提神,但若過量飲用,可能刺激血管收縮,加重眩暈、心悸症狀,奉勸民眾飲用應適可而止。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最近門診收治數名眩暈患者,雖從事工作及生活型態皆不大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習慣,就是把冰咖啡當水喝。開工前一杯,下午提神也來一杯,加班再來一杯,不知不覺攝取大量咖啡因,增加了心血管的負擔,也讓自己掉入眩暈的煎熬中。

  咖啡因具有利尿成分,容易使身體水分流失,而過量飲用還具有刺激效果,且會因收縮血管的作用,減少前庭系統血流供應,加重眩暈症狀,甚至伴隨心悸。除了咖啡因之外,吸菸、酗酒、飲食上高糖、高鹽、熬夜,也都會導致內耳液壓力變動,促使眩暈發生,眩暈族群都該敬而遠之。

  李宏信醫師說明,眩暈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積水所造成,其原因在於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所造成的阻塞而血流不通,加上生活壓力大,引發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進而造成組織缺血而壞死,導致內耳神經萎縮。

  當眩暈症狀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甚至無法行動,必須緊急掛急診,來暫時解除急性症狀。眩暈症的治療,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分及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

  待病情穩定後,治療上會以血液循環藥物,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若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改善,也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式來治療。

  眩暈的病理是因人體平衡系統的病變,也就是人體對外界空間的認知不佳及不協調所引起,而平衡功能是由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為主。淋巴液過多而壓迫管內神經產生眩暈是最主要病因。當眩暈症發作時最重要的是平心靜氣,坐著或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時間,則可以恢復正常,更應盡量避免頭部轉動,否則症狀容易惡化,至於眩暈病人常被建議不要喝茶、咖啡、吃起司、喝牛奶、葡萄柚等食物,其實都少吃則眩暈症就較不易發作,若要飲用咖啡或茶則建議少量攝取,一天一杯適量範圍內不會引起眩暈外也能紓解緊張情緒,促進身心平和。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眩暈治療需要耐心服藥,治療期間患者睡眠要充足,生活作息也要正常,菸、酒、咖啡、熬夜等都應禁止,並避免壓力刺激。在飲食上面,太鹹、太甜的食物都應避免。藥物方面,像是荷爾蒙、化學性毒素的藥物都要格外注意。

  多數的眩暈病人只要飲食、生活及藥物三方面配合,即可達到良好的控制,生活、工作也都能趨於正常,因此,有眩暈症狀就應及早就醫,千萬不要諱疾就醫而影響到工作與生活品質。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