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陸央視主播柴靜耗資500萬台幣所製作的「穹頂之下」霧霾紀錄片,陳述中國大陸日益嚴重的霾害,引起兩岸民眾高度關注與討論,大陸更出現年僅八歲的肺癌病例,兇手就是霾害!「霾」是指懸浮於空氣中的塵埃或顆粒,當懸浮微粒超標且影響能見度時,就會形成「霾害」,台灣通常在3、4月會受到中國甘肅、內蒙的沙塵暴危害,但隨著東北季風及大陸冷氣團的增強,如今中國江蘇、浙江、上海、福建等省產生的霾害也隨之襲台。據調查統計,北市國中小學童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已高達近50%,而日益嚴重的中國大陸霾害侵襲就是主因之一!

最近診所裡就好多因霾害嚴重而前來求診的病患,有位由媽媽陪同前來求診的高妹妹,她天生就有過敏性鼻炎,但最近咳嗽、鼻塞、噴嚏症狀特別明顯且持續不斷,即使服藥也不見改善,媽媽更注意到女兒晚上常因鼻塞、咳嗽而睡睡醒醒、睡眠品質不佳,學校老師更寫聯絡簿提醒家長高妹妹最近上課會打瞌睡、注意力也不集中,高媽媽於是趕緊帶女兒前來我們宏仁診所求診,希望可以讓女兒的鼻子好轉。

李宏信醫師先向高媽媽和高妹妹說明,最近因為中國大陸嚴重霾害的影響,所以讓高妹妹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更加嚴重。霾是車輛工廠所排放的汙染物,微粒越小則有毒物質越多,會造成眼睛、皮膚、喉嚨發癢、乾咳等不適,若長期受到霾害影響,將造成慢性氣管發炎、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對呼吸道健康、肺部、心血管方面會有很大危害

李醫師進一步說明,高妹妹的過敏鼻子本來比常人更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再加上近期嚴重霾害,讓鼻黏膜一直處於發炎腫大狀態,而出現嚴重噴嚏、鼻塞等症狀,並引起睡眠品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影響。高媽媽表示,之前已給女兒服藥和噴鼻藥,但仍不見緩解,往往隔天就又出現症狀。李宏信醫師向她說明,藥物的確可立即短暫緩解,但長期就要當心會造成鼻黏膜長期刺激與黏膜纖維化的不可逆病變,反而使病情加重,導致服藥也沒效果!其實只要針對鼻過敏根源─過多且發達的鼻過敏神經,來進行治療,將鼻腔內黏膜的神經截除,從根本去斬斷過敏根源,鼻過敏症狀將不易再發且能痊癒,達到根本治療的目的。

高媽媽一聽到手術兩字就嚇一大跳的頻搖頭、怕痛的高妹妹更直喊我不要!李醫師安撫的說明,鼻過敏神經截除術不是開刀,在門診局部麻醉就能進行,僅需以特製雷管探頭經由鼻孔經鼻腔就可直接截除神經,5至10分鐘立即完成,傷口小不易流血且復原快,不會有過多痛感,術後馬上就能回到正常生活。且根據門診千餘例病患的臨床治療,改善效果高達八成、滿意度極高,高媽媽與高妹妹無需過度擔心。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415-2  【NOW健康傳媒 王天磊/台北報導】2015.04.15

  打鼾、鼾聲如雷,自己聽不到而不自覺,卻常讓人叫苦連天,但這可不一定是呼吸中止症。資深耳鼻喉醫師指出,鼻黏膜常腫脹、懸壅垂天生過長,或體型過度肥胖,都容易打呼,但不一定是罹患呼吸中止症,經常打鼾者,應請師詳細診斷,對症下藥接受手術,或健康減重,即能讓呼吸順暢,消除鼾聲。

  「一周內若有五天以上睡眠時打鼾,就稱為習慣性打鼾」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國人習慣性打鼾盛行率約為10%以上,50歲以上民眾約半數有習慣性打鼾問題,但國人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率僅約3%到4%,足見並非所有習慣性打鼾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所造成。

  鼾聲的發生,主要原因為睡眠時,呼吸氣流遇到阻力震動鼻或咽部組織所造成。臨床發現,因呼吸道受阻,包括鼻部和咽喉腔所產生的打鼾情況,男性高於女性,其中又以體型肥胖或頸部短粗者居多。

  此外,懸壅垂天生過長的人,口蓋黏膜肌肉鬆弛而下垂或阻塞呼吸道,也屬於打呼好發族群,改善方法是切除過長的懸壅垂口蓋,將口蓋及懸壅垂部分切除,即可達到消除打鼾的目的。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409-2  【NOW健康傳媒 楊晴煦/台北報導】2015.04.09

  農曆年後剛轉職到新公司的劉先生,為了要儘早適應新工作,加上力求完美與嚴謹的個性,常常加班到晚上十點才離開公司,回到家後又掛心公事,開始出現失眠症狀,1、2個月後,陸續出現頭暈、耳鳴,讓他開始擔心自己是否罹患了什麼莫名怪病,於是心急如焚地到耳鼻喉科診所檢查。

 

  收治這名病患的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年後求診的病人增加,有不少患者和劉先生的案例類似,尤其是需長時間使用電腦、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血液循環差的人,一開始會出現手腳麻痺、全身痠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產生頭暈、耳鳴,不可輕忽。但許多眩暈症病例,是沒有併發耳鳴或重聽,則必需考量是否有腦部疾病,包括腦中風前兆,腦瘤、、、等病變,可給腦神經內科會診。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李小姐踏進診所時,簡直像個弱不經風的林黛玉,走路搖搖晃晃不說,臉色更是慘白,她無力的跟我說,她已經頭暈目眩了好一陣子,坐著休息都會天旋地轉,轉到她都要吐了!因為是感冒時開始產生症狀,李小姐一直以為感冒好了,頭暈也會跟著好轉,怎麼知道感冒都好得差不多,她還是整天起不了床,走不穩路,還好,朋友發現她狀況嚴重,這才介紹來找李醫師。

 

李醫師聽了她的症狀後,告訴她罹患的其實是「暈眩症」,是因為內耳迷路神經感染了病毒,才會發炎,這個一般又叫做「內耳前庭神經炎」。就是因為感冒引起的啦!可是很多人都當作一般感冒治療,一直吃感冒藥,結果卻不知道是耳朵內耳發炎啦!所以常常容易惡化成暈眩症。醫師說,這個醫學也有分科,有時候需要對症找醫師,這種頭暈目眩應該要找專業的醫師處理,因為頭暈有非常多原因,一旦疏於治療,常常都要等到嚴重得影響日常生活才知道事態嚴重,通常都會導致人體平衡失調,更可怕的會引起內耳組織病變、神經萎縮而併發耳鳴或聽力喪失。

 

聽到這裡已經覺得夠可怕了,醫師還接著說,除了以上的問題外,還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噁心、嘔吐的症狀,甚至會天旋地轉,站都站不穩,必須要用專業的抗暈眩的藥物,才能有效抑制症狀發生。醫師說明時,不僅李小姐臉色發白,我也跟著臉色慘澹,實在太可怕了,誰知道只是頭暈會引起那麼多的問題啊!果然是要聽專業的才知道,小細節絕對不可以忽視啊!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圖片:換季早晚溫差大 頭暈別當感冒醫!  【NOW健康傳媒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5.03.26

感冒病毒也可能引發眩暈!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近來早晚溫差大,門診發現,眩暈患者約增加二到三成。不少患者到診所求治時都自訴有感冒症狀,同時嚴重頭暈,走路得手扶著牆壁,研判是感冒病毒侵犯內耳迷路神經,引發眩暈。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小兒麻疹. . . 等都是病毒引起,因此很多人都在感冒時引起耳鳴、眩暈、重聽等內耳病症,而有最明顯典型的病例,即有人臉或耳朵產生疱疹,則馬上引發耳鳴、眩暈、重聽及顏面麻痺等症狀,直到服類固醇兩週及其它神經復活劑,症況才消失,很多人未在黃金治療期兩週內積極治療,則很可能留下終身性之病症,。

日前一名40多歲女子因頭暈目眩、天旋地轉而就醫,檢查確診為眩暈症,原因為內耳迷路神經感染病毒,以致發炎,即為所謂之內耳前庭神經炎。李宏信院長指出,低溫易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內耳迷走神經受外來病毒侵犯,導致人體平衡失調,民眾若罹患感冒,應當心眩暈症上身,更應預防造成內耳組織病變、神經萎縮等而併發耳鳴及聽力喪失之病變。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1  【NOW健康傳媒 王宇仁/台北報導】2015.03.20

新年新氣象,許多民眾添購傢俱除舊佈新。不過,日前有民眾向市議員陳情,在大賣場購買的玻璃櫃,安裝完成二個禮拜後,卻仍持續散發濃濃刺鼻味。

專家指出,市面上多數木製傢俱都是合成木板做成,合成板製作需利用化學膠加壓、膠合,而甲醛就是化學膠當中的成分之一。目前依照國家標準規定,木製傢俱甲醛含量每公升不可超過0.5毫克,否則可能會引發人體上呼吸道過敏、氣喘等症狀。

許多研究指出,甲醛具有強烈的致癌、促癌作用,甲醛中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時專賣特色手工饅頭的張媽媽為了趕在農曆年前完成所有訂單,讓客人在過年期間吃到美味的手工饅頭,前陣子總是忙到半夜1點就寢,清晨5點就起來揉麵糰,每天睡眠時間只有4、5個小時。趕完訂單,緊接著迎接新年,大掃除、煮年菜,一刻不得閒哪~

農曆過年,張媽媽很開心看到兒女、孫子回家,準備了一堆年菜,大家都吃得肥滋滋,張媽媽卻反倒瘦了一圈,當家庭主婦還真是辛苦啊!初六開工,張媽媽一如往常起床備料,卻突然感覺左耳耳鳴、暈眩,緊張地告訴先生,此時卻發現自己幾乎快聽不見先生說話了,她嚇得趕緊立即就醫檢查,才知道自己患了「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

張媽媽半信半疑地說:「醫生哪!你麥尬我說笑啦!耳朵那欸中風?」宏仁診所李宏信院長跟張媽媽解釋,這種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感覺神經性的聽力喪失,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會發生這種症狀的病人,多半跟生活壓力大、情緒緊繃、長期睡眠不足與飲食不正常有關。且可別以為聽力喪失是老年人才有的毛病!近幾年來「突發性耳聾」的年齡層不斷下降,正是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增加、步調過快與作息不正常等現象所致,像張媽媽這次為了過年,沒日沒夜的工作,引發突發性耳聾,伴隨耳鳴、暈眩,甚至聽力突然大幅下降,正好是耳中風的典型病例。張媽媽邊聽邊點頭,還說要去告訴自己小孩別工作太累了~

李院長特別指出,突發性耳聾的病症中,有一種類型為低頻聽力受損,又名「急性低頻感音神經性耳聾」。低頻音指的是頻率在200到1000赫茲的音頻,這種音頻包含對話時的中低音頻,一旦發生此種急性耳聾,會影響與人溝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李院長告訴張媽媽,幸好她及時至醫院尋求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黃金期是症狀發生的一週內,過去不少案例,如鞭炮聲傷害耳朵聽力,產生重聽跟耳鳴的患者也不在少數,必須把握治療時程,才能搶救聽力喔!

李院長先給予張媽媽一周份量的治療突發性耳聾藥物,說明大部份病人的聽力能恢復至九成,需特別留意的是,突發性聽損患者接受治療後,容易併發持續性耳鳴,應做預防性用藥至少半年,以確保聽力能完全恢復;並提醒張媽媽,千萬不能把突發性耳聾當作普通耳鳴或一般感冒症狀而輕忽不管,錯過了治療黃金期,造成聽力永久損傷,反而得不償失啊!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條-下午輪播)圖片:被窩裡玩手機姿勢久 女子突發性耳聾  【NOW健康傳媒 楊格非/台北報導】2015.03.12

 

  天冷躲棉被玩手機遊戲,竟引發耳聾。20多歲年輕女子因天冷常躲在被窩玩手機遊戲,只露顆頭在棉被外。沒想到某天早上起床突然站不穩,右耳怪怪的,講話竟聽到自己的回聲,老公在她身邊大喊,右耳卻聽不清楚。

  就醫後得知,因為她長期把頭靠在床板上玩手機,結果壓迫頸椎動脈,使得頭部的供血量不足,影響到聽神經導致突發性耳聾。耳鼻喉醫師提醒民眾,看電視、玩手機一定要讓頸椎保持舒服的姿勢,最好避免在床上躺著看書或者玩手機,以免長時間固定角度及壓迫妨礙頸椎血液循環,引起耳部病變。

文章標籤

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